本報訊 (記者李洋)記者從9月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的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十三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定于9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行。
本屆年會將圍繞“知識產權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這一主題開展交流,邀請約150位國內外嘉賓現場演講。年會還同期開設“國際專利商標服務與產品展”和“中外地理標志展”。展區面積共計8000平方米,約200家展商參展。今年的年會主要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活動內容豐富。年會包括4大板塊:一是開幕式及主旨演講。擬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北京市領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柬埔寨、沙特相關政府部門高級官員、有關國家知識產權主管機構高級代表、駐華使領館和國外有關機構代表,以及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出席。二是“1+11”個專題論壇,將聚焦專利、商標、地理標志、數據知識產權等方面知識產權的最新政策和行業實踐,探討知識產權在激勵保護創新及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三是展覽展示。國際專利商標服務與產品展將展示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探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趨勢動態,促進知識產權服務的上、中、下游對接。中外地理標志展將展示各國地理標志保護經驗、品牌培育成果、先進生產技術和農產品,加強國內外地標工作交流,促進商貿合作機遇。四是超過20場同期活動,以路演、研討會、發布會等多元化形式展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第二,創新型企業積極參與。年會始終致力于服務創新這一目標,報名參會的企業中,創新型企業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參會企業的行業變化伴隨著中國創新發展趨勢而變動。本屆年會參會企業中,來自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物聯網、信息通信等專利密集型產業和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企業占比大幅增加。除了國內企業,來自美國、德國、英國、丹麥、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跨國企業也將參會,共同探討創新話題,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第三,聚焦知識產權熱點議題。年會將聚焦包括對接高標準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及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等議題開展交流。還將特別關注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尤其是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例如國際商標協會(INTA)、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等將參加年會,針對國際法治環境、新能源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跨境電商的海外維權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提供專業的策略和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國際市場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中國知識產權年會自2010年創辦以來,已逐步成為促進知識產權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國際平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